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健康

11个月小生命遭气胸“狙击”,第一师医院如何助其“逆天改命”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11:19:11    来源:阿克苏市融媒体中心

  近日,一场惊心动魄却又充满温情的生命救助行动在第一师医院上演,面对气胸且肺部严重受损的复杂病情,以及因年幼带来的超高手术风险,医院多学科携手并肩,凭借精湛医术成功为患儿“解困”,让这个小生命重焕生机。

  11个月大的星星(化名)无端出现气促、咳嗽,发热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左侧气胸,肺压缩程度高达约50%,情况危急。心急如焚的星星父母连夜带着星星来到第一师医院急诊科就诊,并邀请儿科和胸腔外科联合会诊评估决策。随后,星星被迅速收治至胸腔外科救治。

图片

  入院后,值班医生为星星实施了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然而,术后情况不容乐观,引流管持续有大量气泡溢出。置管后的两天里,不仅气泡不断,星星的左侧胸壁还出现了皮下积气现象。

  “通常来说,气胸患者置管后若持续有气泡引出,且患侧出现皮下积气,这意味着患者肺部破口的漏气量要大于我们引流管能够引出的量,但星星年纪太小,肋间隙狭窄,放置管径粗的引流管会面临极大风险。”第一师医院胸腔外科主任艾合买江·依米提说:“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既能有效解决严重漏气问题,又能最大程度保障孩子安全的办法。”

  随后,艾合买江·依米提和科室医生张高升、黄丕一起,仔细查阅并对比了星星两个月前因肺部感染住院时的影像资料,发现星星当时的胸部CT显示,其左下叶肺存在多发肺大泡,最大的大泡直径约4cm。

  经过分析,艾合买江·依米提推测,由于长期反复肺部感染,炎性分泌物堵塞支气管,形成了活瓣,导致呼吸时气体能进入却无法排出,压力在肺内逐渐升高,最终致使肺泡破裂融合,形成多发肺大泡及少量气胸,再加上星星年幼,当时并未对这一情况进行外科干预。可此次星星再次发生气胸且较前明显加重,肺组织已压缩50%,且漏气情况持续,表明肺大泡破口较大,难以自行愈合,复查胸部平片后,肺部受压状况毫无改善迹象,情况危急。

图片

  面对这样棘手的病情,胸腔外科医生团队迅速组织科内病例讨论制定安全有效治疗方案,并邀请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和儿科参与会诊讨论。经过深入研讨,针对自发性气胸置管后持续漏气及肺组织不能复张的情况,提出了两种可能:一是,左侧支气管堵塞,导致肺部通气不畅,进而使得左肺无法充分复张,但这与引流管持续引流积气的症状相互矛盾;二是,左侧肺被纤维膜包裹限制,无法有效复张,常见原因是肺部感染累及胸膜导致胸膜炎,大量炎性纤维组织增厚形成纤维板,覆盖于肺表面,就如同人被紧紧束缚在盔甲中,动弹不得。

  结合星星的实际状况,医生们更倾向于后者。而这种情况,唯有通过外科手术,剥离限制肺组织活动的纤维板,并对病变的肺大泡组织进行修补或切除,才能彻底有效解决问题。但是星星年仅11个月,麻醉手术风险极高,这让家属陷入了两难之中。但看着孩子引流管内持续不断冒出的气泡,孩子呼吸急促及发热不见好转,星星的父母焦急万分,也咨询了疆外多家儿童医院胸外科专家,得到的是同第一师医院相同的治疗建议,最终他们选择信任第一师医院胸腔外科团队。

图片

  因此,当天便紧急安排手术,在儿科、麻醉科、手术室和胸腔外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与默契配合下,手术顺利展开。为术后恢复美观,采取了6㎝肋间小切口且不切断肌肉的术式。术中所见正如术前推测结论,星星的左全肺被炎性纤维板组织严严实实地包裹,尤其是左侧下叶肺基本看不见。艾合买江·依米提小心仔细分离纤维板组织及胸腔粘连,麻醉师反复清吸气道分泌物,肺逐步通气复张,最终发现星星左下肺存在一处约1.5cm肺大泡破口,持续大量漏气,由于患儿长期反复的炎性导致细支气管阻塞扩张,最终引起左下叶肺支气管严重扩张及肺大疱形成并破裂的严重后果,已无法通过常规的缝合修补彻底解决病变问题,无奈之下,医生们只能选择楔形切除左下叶病变肺组织,最大限度保留有功能的肺组织,手术顺利完成。

图片

  艾合买江·依米提说:“我们始终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力以赴为更多患者的健康筑牢坚实防线。在此,也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孩子身体较为娇嫩,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务必及时送医就诊,切不可因疏忽大意而延误病情,给孩子的健康带来更大隐患。”

  通讯员:周玲玲 黄叶叶 张高升

责任编辑:达吾提·图尔荪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