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别迭里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0日 10:23:16 来源:阿克苏日报
□许蓉
朔风凛冽,关山雄奇。
南天山西段,群山险峻逶迤、连绵不绝。
清晨,汽车一路向西,朝着乌什县境内的别迭里山口驶去。
随着海拔不断升高,沿途的景色越发雄浑壮丽。
公路两旁,落月尚未沉入西山的雾霭中,朝阳已经迫不及待地从东方的山峦间探出头。
日月同辉,群山因干旱少雨笼着烟尘,却意外展现出了宛如《滕王阁序》中“烟光凝而暮山紫”般的旖旎景致,如梦似幻,令人心醉神迷。
但别迭里从来不是烟霞缥缈、避世幽居的桃花源。它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厚重的历史辙印;每一道山川,都诉说着雄浑的过往。这份底蕴,未被时光尘封,反而在岁月长河中愈发深沉,愈发摄人心魄。
“别迭里”一词,在《大唐西域记》《西游记》中称其为凌山,在《新唐书·中国传》中称其为勃达岭。由此可见,别迭里自古便是地形险要的战略要冲。
西汉元帝时,匈奴郅支单于囚杀汉使,西逃康居,屠戮百姓,侵扰西域,傲慢无礼。陈汤与都护甘延寿认为郅支单于将成西域大患。陈汤趁甘延寿生病,假传圣旨调兵,甘延寿只得无奈相随。陈汤率领四万余汉军从别迭里出兵,翻越天山,直抵中亚腹地的郅支城,最终汉军破城斩杀郅支单于,解救汉使。大军得胜后,陈汤上书汉元帝请罪,并表明当时军情紧急,西域与长安远隔万里,书信往来需数月,唯恐贻误战机,只好先行矫诏出征。他还提议将单于首级挂在蛮夷聚居地,以彰显汉朝捍卫国家尊严、打击来犯者的决心。“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千古名句正是出自此处。
然而,世人皆知万里长城,感叹“不到长城非好汉”,却很少有人真正抵达我国境内万里长城防御体系最西端的烽火台——别迭里烽燧。
这座东汉初建,唐代修筑的烽燧,已经屹立于此1900余年。
悠悠岁月长河奔腾不息,斗转星移间,时光的笔触悄然勾勒着世间万象的变迁。别迭里烽燧在岁月的洗礼下,默默见证着朝代的更迭、战争的烽烟、商旅的往来……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海桑田。
如今,在通向别迭里的公路旁,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路边扛着国旗巡逻的护边员。当有车辆经过时,他们便会停下脚步敬礼致意。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如同不灭的薪火,在一代代护边员的手中传承。他们牢记使命、肩负重任,为祖国边疆筑起坚实屏障。
别迭里凛冽的风声,似时光信使,一遍又一遍传颂着守望万里山河的永恒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