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焕新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21日 10:13:34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红文
核心提示
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迅速提升,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生物育种、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系统等新技术落地应用,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耕种收获等加快普及。科技焕新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农田变身“智慧工厂”、农民变身“科技达人”,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3月20日,在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甬库同心村的数字农业植物工厂,村民运用“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技术种植出高品质蔬菜和草莓。 通讯员 王红丽 摄
智能施肥:
农田变身“智慧工厂”
3月18日,走进位于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新疆慧尔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化的监测系统,获取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等关键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会自动运算分析,精准调配出最适合农作物当前生长阶段的水肥比例。随后,通过铺设在田间的管道网络,将调配好的水肥均匀、定量地输送到每一株作物根部。这一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过多干预。
“农户在手机上就可以控制智能施肥系统,进行田间施肥。”新疆慧尔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聂俊佳说。
作为一家集生产复混肥、滴灌肥和智能施肥系统于一体的新型企业,新疆慧尔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条智能施肥系统全自动生产线,年产能2000套。
“2024年公司销售1.2万吨水溶肥,今年计划生产销售4.5万吨。”聂俊佳说。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兴起,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地区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植物工厂:
农民变身“科技农人”
3月18日,在新疆慧尔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正在运作。 通讯员 阿依努尔 摄
“逐渐熟悉了这些新设备的功能,守着大棚就能领工资。”3月20日,在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甬库同心村的数字农业植物工厂,村民艾力·克力木感慨地说。
走进该村的数字农业植物工厂,立体栽培架上各类蔬菜绿意盎然,与绽放的草莓花相映成趣,勾勒出科技农业的雏形。从播种、育苗、移植、定植,到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工作,艾力·克力木认真对待,精心照护着每一株水培蔬菜。“以前种地全凭经验,现在通过看EC值、PH值这些数据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艾力·克力木说,“科技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健康、更便利。”
数字农业植物工厂不仅是一场农业革命,更是对未来食品生产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去年,宁波市援疆指挥部聚焦库车市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在甬库同心村建成数字农业植物工厂,采用“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技术,种植不同品类的高品质蔬菜和草莓。
“智能温室和无土栽培技术设施,没有四季更迭的界限,没有天气变幻的干扰,让每一株蔬菜都在最理想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该厂技术员张翔说,工厂生产的高品质蔬菜和草莓深受市场欢迎,除各大商超采购外,每到果蔬成熟季,都会迎来大批顾客现场采摘,供不应求。
数字农业植物工厂的成立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现代农业科技的大门。
甬库同心村党支部书记艾孜孜·吾术尔说,数字农业植物工厂每年为村集体带来70万元的收入,为村民在传统种植之外开辟出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
北斗:
精准导航 精量播种
3月14日,在库车市阿克吾斯塘乡阿克吾斯塘村的孜然播种现场,只见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来回穿梭,精准地将孜然种子播撒进土壤。“它无需人工驾驶,就能沿着设定好的路线自动行驶,播种深度、间距均匀一致,极大地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阿克吾斯塘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干部买买提·吾休说,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可以实现铺设播种同时进行,最大化帮助农户节省播种时间。
“我家种了100亩孜然,人工播种起码需要一周的时间,现在用了这种机械,3天就能播种完。”村民卡哈尔·艾合买提说。
作为农业种植大区,近年来,地区紧抓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无人机、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精量播种以及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得“一键种田”的梦想成为可能。
统计显示,目前,地区机械总动力达424.5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79%以上。
名词解释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高效节水、保肥、低污染、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其方法为按比例将水和肥料混合,借助管路的压力直接输运到作物营养物质的吸收区(根部),快速、稳定、精准地完成灌溉施肥 。这一技术不仅实现了水肥的高效综合利用,还能有效控制作物根系的湿度(特别是温室大棚),降低了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可大幅减少对水土的污染。 (记者 刘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