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万里沃野绘就农业宏图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7日 10:03:24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刘红文 通讯员 刘茜 赵新昌

  编者按

  今年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从塔里木河畔的棉海翻波到戈壁滩上的光伏闪耀,从千年丝路古城的焕新蝶变到各族群众脸上绽放的幸福笑容,阿克苏的每一步跨越,都浸透着党中央的关怀厚爱,凝聚着各族儿女的同心奋斗。

  即日起,“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专栏将生动讲述这片热土上各族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鲜活故事,全面展现社会繁荣进步、民族团结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新面貌新气象,共同展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阿克苏实践中更加美好的未来。

  70年来,翻阅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答卷,可以看到:1978年,农林牧渔总产值仅为2.18亿元,2000年为52.48亿元、2012年增至212.3亿元,再到2021年的632.68亿元、2024年的694亿元,足足增长318倍;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41.6万吨、1990年的74.7万吨、2012年的156.05万吨、2021年的197.63万吨,增加到2024年的265.8万吨,实现了大幅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83.08元增至2012年的8266元、2021年的16490元、2024年的20826元……

  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区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全面进步,农民收入持续攀升,“三农”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粮仓果库满盈 筑牢民生基石

  夏日的阿克苏,热风里裹挟着收获气息。8月2日,走进拜城县察尔齐镇兰干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丰收景象,火红饱满的辣椒缀满枝头,种植户们穿梭在大棚内外忙采摘、搬运。  

  这片曾只种小麦、玉米的土地,如今藏着乡村振兴的巧思。为让“菜篮子”更丰实、“钱袋子”更鼓胀,村里逐年调优产业结构,把大棚建成“聚宝盆”:春种番茄夏栽椒,秋植黄瓜冬育苗,棚膜上的水珠折射着四季轮回,也映着村民眼里的光。兰干村的红火,正是地区多元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升级的生动注脚。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70年来,地区狠抓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让粮食单产与总产接连跨上新台阶。同时优化棉花生产布局,推广优质棉品种,实现质量与效益“双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实施提质增效、优质高效行动,让优质果品供给持续增加;推进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畜产品稳定供给;深挖乡村“土特产”资源,让特色种养业多点开花。

  一组组跳动的数字,清晰勾勒出农业发展的上扬曲线:粮食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311.1万亩,到2014年的 322.8万亩、2021年的449.3万亩,稳步扩容至2024年的 564.6万亩,饭碗根基越筑越牢;棉花产业更显提质增效的智慧——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473万亩、2014年的796.33 万亩优化调整至2021年的761.16万亩、2024年的731.04 万亩,产量从57.67万吨、85.16万吨持续攀升至96.74万吨、108.56万吨,面积与产量始终稳稳占据全疆榜首,彰显了优势产业的硬核实力;林果业同样交出亮眼答卷,产量从 2012年的162.63万吨、2014年的190.25万吨一路增长,2021年突破252.43万吨,2024年再达280.88万吨,特色林果在田间地头结出了富民硕果;牲畜养殖实现规模与效益双提升,牲畜存栏、出栏从2012年的467.14万头只、427.35万头只,2014年的560.59万头只、511.75万头只,增至2024年的767.07万头只、603.85 万头只……

  田畴间的长势、栏舍里的兴旺,不仅让农业发展的后劲愈发充沛,更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甜,奔向富裕的脚步也越迈越坚定。 

    盛夏时节,行走在塔河两岸,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画卷徐徐展开,一个个现代化的龙头企业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线高速运转……这幅活力四射的现代农业画卷,正是地区以产业振兴为核心引擎聚力现代农业,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生动写照。

  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一关键,多年来,地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通过强链延链补链,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8月1日,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阿克苏易阳商贸有限公司里,工人们围坐操作台,专注加工苹果、红枣。作为以林果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企业,该公司多年来持续改进工艺,30种深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带动上百名村民就近就业。“全年销量稳定在100多吨,下一步要丰富品类、提升品牌,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负责人梁伟话语里满是干劲。

  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阿克苏孕育了众多特色鲜明的优质农产品。地区聚焦打造全疆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区,重点培育粮油、棉纺、果蔬和畜牧领域16条核心产业链,推动一产“接二连三”。

  数据显示,2014年,地区培育地区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8家,到2024年末,累计培育地区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1家,较2014年增加73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从0.6提升至2.31。2022年以来,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行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360万吨,总产值超147亿元。

  乡村蝶变焕彩 生活节节攀升

  农村是农民的家园,建设得越美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越真切。70年来,地区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乡村更宜居宜业,农民更富裕富足。

  8月1日,走进沙雅县古勒巴格镇萨依巴格村,一排排安居富民房整齐排列,家家门前鲜花绽放,路面干净如洗。村民们围坐在葡萄架下,享受着悠闲时光。“现在村容村貌大变样,住得舒心,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村民阿威代姆·依卜拉依木感慨道,从前想都不敢想村里能通柏油路、家家住新房。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地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刷新乡村“颜值”: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75%,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0%,垃圾处理率达90.8%,村庄绿化覆盖率超2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3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47%,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达 86.65%……数字背后,是村容村貌的显著提升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

  环境美了,“钱袋子”更要鼓起来。2024年年初,库车市阿克吾斯塘乡排孜阿瓦提村村民艾则孜·吐尔地领到 901.1元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时,难掩喜悦:“分到这么多红利,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如今行走在阿克苏乡村,村庄美、乡风好、产业强、百姓富的画卷处处可见。自2016年地区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至今,地区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1119个,村集体累计分红10009.14万元。特别是2022年以来,实施了促进农民大幅增收行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倍增长。2022年为17517元、2023年19083元,2024年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0826元。

  从田畴沃野到乡村院落,从产业车间到百姓笑脸,阿克苏地区正以铿锵步伐,向着农业强区加速迈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续写新的荣光。

责任编辑:艾尼瓦尔江·依明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