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从“地窝子”到电梯洋房七次搬家见证时代巨变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11日 10:09:16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唐华容

  “刚来时候住的地窝子,半截埋在地下,人进去连腰都直不起来;如今住的电梯洋房,冬暖夏凉,小区里还有花园和健身区。这几十年的变化,做梦都不敢想啊!”8月6日,站在自家客厅阳台上,75岁的阿克苏市民张国林看着窗外葱郁的绿植和热闹的篮球场,语气里满是感慨。

  从地窝子到电梯房,张国林家的住房变迁,恰似一部浓缩的时代发展史,记录着普通家庭对安居的向往与时代的飞速发展。

  1968年,18岁的张国林从河南许昌来到阿克苏市投奔哥哥。那时候,还没有像样的房子,地窝子是他的第一个家。

  “地窝子就是在平地上挖个两米深的方坑,四壁用土坯垒起来,顶上架上红柳枝,再铺一层茅草和土搭成棚顶,只留个斜坡出口,进出都得猫着腰。”张国林说,地窝子比老家的草房更“憋屈”——白天屋里黑得必须点煤油灯;夏天戈壁滩酷暑难耐,地窝子闷得像罐子,让人汗流浃背;冬天更难熬,土墙上结满冰碴,呵气成雾。最让人头疼的是风沙天,“起风的时候,沙子顺着出口往屋里灌,一晚上被子上能扫出一捧沙。”

  1976年,结婚成家的张国林终于从地窝子“钻”出来,搬进了泥巴房。

  “说是泥巴房,其实就是用黏土混合麦秸秆拍成泥砖垒起半米多高的墙, 屋顶架上木椽,铺上茅草再糊一层泥,虽然还是土黄色,但总算能直起腰了。”张国林说,泥巴房比地窝子亮堂多了,但就怕下雨,暴雨过后墙根泡得发软,得赶紧用石头加固,不然整面墙都可能倒塌。

  1982年,单位修建的土坯房成为张国林的新家。用模具压制的土坯砖更加规整耐用,墙体砌到了两米多高,屋顶换成了木梁和草席,终于不用天天跟黄土“脸贴脸”了。

  1990年,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资历成为骨干的张国林从单位分到了一套两室的砖房。“红砖墙、水泥面,亮堂堂的玻璃窗能照见云彩,别提多气派了!”那份喜悦,张国林至今难忘。

  2000年,张国林和妻子用多年积蓄在阿克苏市买了一套75平方米的楼房。“楼房里有暖气、自来水、卫生间,冬天不用半夜起来添煤,夏天能吹电风扇,洗澡有热水,日子带劲得很。”张国林说。

  2015年,阿克苏发展日新月异,张国林的儿子返乡创业,他贷款给儿子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电梯高层。“刷卡进小区,电梯直达家门口,楼下超市、公交站齐全,生活太方便了。”第一次坐电梯,张国林紧张得满头大汗,“这铁盒子真神奇,十几秒就到家了,比爬楼梯省劲多了!”

  2023年初,张国林的儿子将自己的住房让给老两口居住,自己又贷款买了一套140平方米带露台和花园的电梯洋房。“屋里铺了实木地板,每个房间都有落地窗,阳光能洒满整个屋子。露台上种了各种花草和蔬菜,我和老伴每天打理,就像在乡下一样自在。”张国林说,他最满意小区环境,“有健身器材、有儿童乐园,以前在地窝子里蜷着的时候,连做梦都梦不到现在的好日子。”

  如今,站在洒满阳光的客厅里,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城市和绿意盎然的小区,张国林知道,安居梦早已照进现实,而更美好的生活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达吾提·图尔荪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