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书写新时代治理答卷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11日 10:09:26 来源:阿克苏日报
本报记者 邓丽娟 通讯员 罗刚 徐晓雷
70年来,地区不断加大普法力度,尤其是基层普法工作措施有力、效果显著。 (本报资料图)
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年法治同行。从戈壁荒漠到绿洲田园,从偏远乡村到繁华城镇,法治的光芒始终照耀着阿克苏这片热土。
七十年来,地区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从最初的制度探索到如今的体系完善,从单一的普法宣传到全面的法治阿克苏建设,法治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还是保障民生福祉、促进民族团结,法治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阿克苏发展的坚实基石和鲜明底色。
法治根基:
党建引领筑基石,规范运行提质效
法治建设,关键在党。地区始终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地委、行署将宪法法律的学习列为各级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必修课,通过常态化学习,让法治思维深植每一位领导干部心中。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宪法宣誓、会前学法、年终述法、任前考法制度,依托“法治讲堂·逢九必讲”等载体,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为确保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地区制定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构建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机制,创新“法治提醒”“要情专报”制度,以制度刚性压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通过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
依法决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环节。地区坚持“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机制,动态调整决策事项目录,修订行署常务会议工作规范,从源头上确保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民主性。所有重大行政决策开展专家论证、法律咨询、风险评估, 征求“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并经法律顾问审核及司法行政部门合法性审查,地区各级党政机关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纪检监察、司法、审计部门及法律顾问常态化列席决策会议,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阳光运行。同时,将决策执行情况纳入督查范围,建立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为依法决策筑牢“防火墙”。
在党建引领下,地区法治建设的根基不断夯实,决策更加规范,运行更加高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法治保障。
法治实践:
执法为民显温度,多元治理促和谐
行政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地区坚持执法为民理念,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公示、记录、审核),探索三级审议、法律智库参与机制,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逐年提升,提升的背后,是地区在行政执法中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
为规范执法行为,地区强化“互联网+监管”,运用“行政执法监督+12345热线”信息平台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严查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不规范等行为。同时,推行“柔性执法”“首错免罚”模式,在严守法律底线的前提下,给予当事人改正错误的机会,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配套出台行政复议改革制度,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充分运用邮寄、网上申请等方式接收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案件由2021年的66件增长到2024年的390件,行政复议“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地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贯彻落实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衔接联动工作机制,建成113个特色品牌调解室,如“刀郎天平”调解室、“龟兹小巷调解室”等,形成“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格局。依托县、乡两级综治中心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力量入驻,成功搭建调解、仲裁、信访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平台,实现“只进一扇门、化解百家忧”,让群众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就能得到有效解决。
库车市的三级“远程调解”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便捷地获得调解服务;柯坪县的“百姓点单、中心派单”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高了矛盾化解效率;温宿县对重大项目建设进行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这些创新实践,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筑牢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让和谐之花在阿克苏大地处处绽放。
法治惠民:
全民普法树信仰,服务保障暖民心
法治的生命力在于信仰,法治的根基在于群众。地区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不断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文化浸润民心。打造“法治阿克苏”“法润阿克苏·微动漫”等特色品牌,将普法宣传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学习法律知识。创作法治动漫、读本及文创产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法律条文,增强普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积极探索“1+1+N”帮带培养模式,逐步实现“法律明白人”队伍由“量大”向“质优”转变。组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流动普法队”,利用他们走街串巷的优势,将法律宣传送到街头巷尾。开展抖音直播“述法”互动,让普法宣传搭上新媒体的快车,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还通过“十三进”、模拟法庭、马背普法等活动,使法治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社会新风尚。
“法律明白人”是基层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地区创新“选育管用”机制,培养了1.3万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乡村社区。严格“村民自荐+考核上岗”程序,优先培养党员、村干部、网格员,确保“法律明白人”的素质和能力。推行“1名法律顾问+1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N名明白人”帮带模式,开展精准法治培训,提升“法律明白人”专业水平。“法律明白人”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法律服务员,仅2022年以来就提供法律咨询4.83万次,调解纠纷1.76万件,成为连接法律与群众的重要桥梁。
为让群众共享法治红利,地区实施“十百千”示范工程,整合律师、公证、调解资源,推动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新业态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畅通欠薪维权“绿色通道”,以法治温度守护民生底线,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带来的实惠和温暖。
七十载法治护航,地区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展望未来,阿克苏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法治思想旗帜,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持续深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为中国式现代化阿克苏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