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人群如何科学运动?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7日 10:18:02 来源:阿克苏日报
有效控制血压,除了药物治疗,运动是控制血压的“天然降压药”。如何科学运动才能既安全又有效?记者就此采访了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肉孜江·阿不都热合曼。
“对于高血压人群而言,适当的运动不仅是控制血压的关键手段,还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肉孜江说,适当的运动能使血管保持良好的弹性,减轻血管壁压力,改善血流速度,提升血液携氧能力,从而维持血压稳定。此外,高血压人群常面临较大心脏负担,适量有氧运动可提升心肌耐力、改善心肌功能,减轻心脏负荷,还能预防血栓、延缓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肥胖、焦虑等因素通常也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对于这类人群,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肉孜江说。
高血压人群应该如何运动?肉孜江提出以下建议:
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高血压人群适合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拳、慢跑等,这些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弹性,增强心肺功能。长期坚持此类运动,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预防并发症。久坐族每小时起身活动3分钟,简单拉伸也能改善循环。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应避免如举重、短跑、高强度间歇训练等剧烈运动,可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能够避免血压波动过大,确保运动安全。运动过程中应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立即停止运动,严重时及时就医。
保持规律性:高血压人群进行运动锻炼应保持规律性,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规律运动有助于稳定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并长期坚持,能够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
结合呼吸调节:运动时,应注重呼吸调节,保持均匀、深长的呼吸。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心,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降低血压。运动过程中避免憋气,以免增加胸腔压力,导致血压升高。结合呼吸调节的运动方式,能够提高运动效果,增强心血管功能。
肉孜江提醒,运动前应进行5—10分钟热身,如慢跑、伸展等,帮助身体适应运动状态。运动后,通过拉伸、按摩等方式逐步放松,防止血压大幅波动;运动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导致血压波动;避免在高温、低温、空气污染严重极端天气下运动。在高温天气运动,容易导致脱水、中暑,而低温天气可能引发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运动应作为高血压治疗的辅助手段,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肉孜江说。
(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张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