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立教之本 汇聚兴教之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11日 10:31:13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张路 通讯员 畅亚波
① 新和县丽水幼儿园通过重温誓词、表彰先进、畅谈育人感悟等形式,引导全体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 通讯员 魏浩东 摄
② 9月9日,阿克苏市公安局禁毒部门联合新城街道百合园社区、北辰幼儿园,举办教师节禁毒宣传活动。 通讯员 李婕 摄
③ 库车市第七小学五年级(5)班的学生用彩色便签纸写下对老师的美好祝福。通讯员 袁欢欢 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地区通过扩规模、提素质、优待遇、建机制,不断培育壮大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为推动“宜教”阿克苏建设,奋力开创阿克苏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 培根铸魂育新人
“老师,看我的剪纸,是我们站在一起的样子。”9月9日,柯坪县盖孜力克镇巴格勒格小学非遗剪纸工作室里,教师李响细心指导学生剪纸技艺。6年前,这间工作室建立时只有35人,如今已覆盖柯坪县12所中小学、70余名教师、1900余名学生。
2023年,李响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今年又荣获“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我来校任教,7年间学校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我获得的荣誉离不开同事和学生的帮助。”李响说。
“十四五”以来,地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四培”红船计划: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优秀党员教师培养成党组织负责人、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成党建带头人、学术(教学)带头人,教师党员数量逐年攀升。
5年来,地区7名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20名教师获评自治区特级教师,20名教师荣获“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称号,选树“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师者在行动”风采个人,辐射带动本地教师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通过开展巡回宣讲、师德师风承诺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研修赋能 促进专业能力提升
秋季开学前夕,地区2025年县(市)语文骨干教师暨中小学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阿克苏教育学院举行,177名骨干教师及班主任参加。
温宿县共青团镇第三小学参训教师周琴琴说:“此次培训是全面提升业务能力的良机,我要把所学、所感、所悟积极运用于日后工作,争做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十四五”以来,地区以“国培”“区培”计划为引领,实施地区、县(市)、学校联动培训。5年来,开展地区及以上教师培训133692人次。依托浙江援疆,实施教师素质提升“领雁工程”,培养领军型书记校长“头雁”、骨干教师“强雁”、新入职教师“雏雁”教师梯队。实施地区“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累计打造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160个,成立学科研修工作室40个,3575名骨干脱颖而出。认真落实自治区“3+2”重点人才计划项目,累计申报成功41人。
5年来,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交流书记、校长581人,交流专任教师7563人,其中骨干教师2003人。将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乡村以下学校支教(轮岗)经历作为教师申报高级职称的必须条件,累计选派358名“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赴乌什县、柯坪县支教,4362名城镇教师支援农村中小学校(薄弱学校),有效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优化队伍 暖心举措助成长
“这床、写字桌、电视,都是公寓配套的,学校为我们想得很周到。”阿克苏教育学院2025年新招聘教师陈美玲说,她深刻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青年教师的关心关爱。
解决后顾之忧,营造“拴心留人”环境,是引才之后的关键举措。
“十四五”以来,地区新建、改扩建及租赁城区教师公寓6305套、乡(镇)教师周转宿舍6115套,高标准配备生活设施设备,吸引优秀教师在阿安心从教、长期从教。发挥职称评审导向作用,修订教师职称评审办法,采取“高放宽、低收紧”通过率的方式,引导和支持低学段教师考取高学段教资并跨学段任教。
5年来,地区基础教育公开招聘补充教师5621名、公费师范生安置补充教师1066名、国家“优师计划”6名、“银龄讲学计划”补充教师94名、疆内外高校实习支教补充4806名。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2020年55.99%提高至78.85%。15438名教师晋升中级职称,1506名教师晋升高级职称,208名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
展望未来,阿克苏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阿克苏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