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社区丨多样化养老服务让老人乐享晚年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6日 16:25:51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
7月29日一大早,伊宁市恒大雅苑小区,91岁的陈守义和老伴儿李菊英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上了车,不一会儿便到了伊宁市萨依布依街道丽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刚在食堂落座,热气腾腾的包子、小米粥、小菜就端上了餐桌。
7月30日,在伊宁市墩买里街道玛勒巴扎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员为老人理发。伊宁市民政局供图
老两口和女儿住在一起,一个因糖尿病并发症视力不好,一个因脑梗腿脚不方便。白天,由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照顾,做做健身操和理疗,聊聊天、打打牌,晚上工作人员再把老人送回家。
“早晚有车接送,白天吃药、吃饭、出行都有护理员陪伴,我们上班心里踏实多了。”老两口的女儿陈女士说,她父母每人每月在日间照料中心的费用1800元,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她感觉挺满意。
伊宁市萨依布依街道办事处丽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日间照料室一角。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 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包括衣食住行、养老照护、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在伊宁市,像丽园社区这样,涵盖“养老助餐+日间照料”的养老模式正在逐渐铺开。
在伊宁市重庆路街道二毛社区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挂着酱汁的卤牛肉新鲜出锅,卤牛肉切片装盒,小花卷分开打包……每半个月,厨师撒玉梅都会为辖区几位高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伊宁市墩买里街道玛勒巴扎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组织老年人外出游玩。伊宁市民政局提供
受益于“金色晚霞”助餐服务项目,伊宁市有772名特困、低保等老人享受每月150元就餐补助。“我们通过摸底,为辖区周边享受补助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推动助餐服务更加高质高效。”二毛社区党支部书记周美慧说。
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取工资、医院就诊,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一日三餐、针灸理疗等康养服务,为失智失能老人提供24小时全日制托管,组织春游踏青等文娱活动,让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生活更丰富……作为伊宁市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第三方经营负责人,近两年,伊宁市咏寿堂老年康养护理院院长戴利玲正和社区、民政部门等共同打造多样化社区养老服务。
在墩买里街道玛勒巴扎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中心内设日间照料室、影音室、针灸室等,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照顾。“一天3元钱,离家又近,随时来还不限时,我这腿脚好多了。”正在做理疗的居民杨琴高兴地说。
7月29日,在伊宁市重庆路街道二毛社区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戴利玲(右)了解老人生活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 摄
“我们针对社区人口密度、办公条件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日间照料养老服务,尽可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戴利玲认为,无论是助餐点还是日间照料中心,不仅能为老人提供餐饮康养服务,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还成为老年人交流的场所,有助于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感。
去年以来,伊宁市构建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优质社会企业、盘活利用公共资源、依托互联网平台等方式,全面运营“互联网+”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目前全市已开展日间照料、理疗、助餐等9大类26个多元化养老服务项目。同时,以整合社区资源、实施商业餐饮挂牌认定、吸纳社会力量投入等多元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建成164个养老助餐点,打造了日间照料中心、幸福大院等养老服务场所。
“伊宁市将持续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养老服务体系一张网,让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有品质、更有温度。”伊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