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为新疆“乘”出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08日 16:05:3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聚焦】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数据要素,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跟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订外卖、网购、刷短视频等,背后都藏着数据要素。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是一种新质生产力,是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重的生产要素。发挥数据要素叠加倍增效应,今年新疆首次举办“数据要素*”大赛。
9月,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新疆分赛落幕。通过此次大赛,新疆挖掘出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和典型应用案例,加以复制、平移、推广,能进一步促进海量数据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新优势。
数据要素深刻改变生活
数据,不能有效利用,就是负资产;反之,很好利用起来,则彰显“黄金价值”。
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新疆正推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数据要素已广泛渗透到医疗教育、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进入秋季,若羌红枣已硕果累累,即将丰收。新疆林业科学院现代林业研究所参赛的若羌红枣产业数据建设与智能化应用示范案例项目,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红枣产供销全流程监测。
“消费者扫码包装箱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红枣产地果园坐标。”新疆林业科学院现代林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蕾说,要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保障消费者吃到的每一颗若羌红枣质量可追溯,提升若羌红枣品牌价值。
提升客户用电满意度,新疆电力行业着力打造“疆电秒感”智能运营指挥平台。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参赛的“疆电秒感”——基于多维电力数据快速研判的智能运营指挥技术应用项目,实现停电故障排查从两三小时缩短到百秒内。
“以前,配电网设备出现故障,需立即派人去现场排查。”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副主任袁少伟说,现在运用算法和定位系统,故障一发生,立刻就知道在哪儿,并主动生成工单督促故障处置人员加快抢修恢复供电,同时系统会自动生成短信,告知用户停电原因,提升供电服务质效。
该项目创新应用离散停电信号逆向追踪算法、多源终端事件相似验证算法、高频地址撞库算法,于2022年在乌鲁木齐市率先应用,目前推广至全疆14个地州市,有效压缩抢修时间,打通电力服务“最后一公里”。
社区事务千头万绪,上报各类表格任务重。聚焦基层减负,数字丝路新疆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参赛的公共数据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应用项目,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打破数据壁垒,开发出基层减负“一张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流通。
“‘一张表’背后有个机器人在跑!”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昆仑路街道南苑社区党委书记史伯群说,“一张表”解决了数据重复录入、共享难、报表繁等问题,实现综合采集、一次录入、后台自动分发。
2019年,克拉玛依市率先应用“基层一张表”信息管理系统,使社区数据采集量下降77%。目前,该创新成果在克拉玛依市、和田地区、阿勒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哈密市5个地州市实现全面推广,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4个地州试点县市推广应用。
为“九大产业集群”建设添动能
根据相关部门部署及新疆发展实际,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新疆分赛设置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城市治理等8个赛道,覆盖新疆“九大产业集群”。
数据要素正发挥叠加倍增效应,为新疆“九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深度挖掘数据要素与无人驾驶技术融合,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全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每天有近300辆无人驾驶矿卡,奔驰在多个矿区运输,不眠不休,构建出一派现代化工业生产场景。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通过数字化建设,研制发布一键压裂系统,开展国内远程压裂工厂化作业首例施工,建成全业务链数字化覆盖轻应用40余项,为新疆油气生产加工起到降本增效作用。
聚焦文旅产业,新疆银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旅游数据统计平台,在全疆建设部署1340台物联网数据采集器及7台高清车流监测摄像头,获取游客客流及进疆自驾车流数据,助力新疆旅游统计工作提质增效;新疆飞马智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出手游新疆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实现一机在手畅游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旅游新模式;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开发出石油文化博物馆VR沉浸式探索项目,增强游客体验感。
“数据是新时代‘石油’,是企业重要资源。”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三化总经理李国铭表示,新疆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骑上数字骏马,驰骋辽阔疆域。
推动新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新能源电站智能运维平台,覆盖新能源电站设计采购施工、资源评估、功率负荷预测、智能运维、应急管理等全产业链业务,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充分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据要素在新疆聚焦“九大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有着广泛应用空间。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长修表示,今后将持续打通从赛场到市场的链路,全力推进优质项目成果转化落地,不断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持续培育助力“九大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双轮驱动新疆数字经济发展
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能量巨大。
据有关机构测算,数字化转型可使制造业企业成本降低17.6%、营收增加22.6%,使物流服务业成本降低34.2%、营收增加33.6%,使零售业成本降低7.8%、营收增加33.3%。
为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市场学会会长欧阳日辉表示,2015年以前,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互联网驱动,但在数字经济发展新阶段,需要通过数据技术和数据要素来双轮驱动。
致力于新疆畜牧业数据经营管理和开发运维,新疆七色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新疆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覆盖到全疆所有县市及团场,通过十年沉淀,该平台在解决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全流程追溯基础上,开始试点畜牧产业链大数据驱动金融创新应用,已帮助新疆试点县547户养殖户贷款1.66亿元。
“过去在解决产业数字化问题,从现在开始要解决数字产业化问题。”新疆七色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彪表示,项目全疆推广后,预计新疆畜牧保险贷款每年将达500亿元。
玛纳斯县将数字农业作为“一号工程”,已打造70万亩集卫星遥感遥测、水肥一体、四情监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手机APP使用于一体的全疆最大数字农田。“打开手机客户端,轻轻一点,就能浇水施肥。”玛纳斯县乐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涛说,合作社4.8万亩棉田,从种到收全部实现机械化。
玛纳斯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全县已安装智慧电动球阀6.03万套、四情监测设备和智能水肥一体机1769台。数字农田每亩增收186元至211元不等。
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统计,此次大赛共有637个团队、参赛人数2052人,经过近2个月角逐,最终93个项目获奖。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首席专家蒋明炜提出,希望通过此次大赛激发社会创新热情,充分挖掘、经营、管理、运维好数据资源,提升新质生产力。
“发挥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作用。”欧阳日辉希望新疆聚焦于产业、聚焦于应用场景,加强探索数据要素应用,特别是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要提高数据要素使用效率,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