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开放新疆 共绘友谊画卷——清华大学留学生研学团走进新疆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11日 23:01:38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倩
8月9日,在伊宁市六星街斑驳的树影下,来自喀麦隆的留学生珍妮分享了她在新疆的研学感受:“在这里我拍了很多照片,也跟很多人拍了照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里的人们非常友好,也非常热情。”她的心声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8月4日至9日,来自美国、阿根廷、哥伦比亚、法国、俄罗斯、德国、喀麦隆等12个国家的清华大学留学生组成研学团,深入中国新疆库车市、沙雅县、新和县、伊宁县、巩留县、尼勒克县、伊宁市等地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理解当代中国 感知开放新疆”的研学之旅。他们走进博物馆、科技馆、农业产业园、特色老街与村落,亲身感受中国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活力与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图景。
8月5日,在库车大馕城,研学团成员正在体验揉面。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倩摄
在库车大馕城,研学团成员们挽起袖子在打馕师傅的指导下,体验揉面、塑形、贴馕坑的全过程。指尖感受着面团的温度,面粉飞扬间,馕这一新疆饮食文化符号的生命力变得可触可感。
“今天和同学们一起体验打馕,特别有意思!”珍妮说,“我已经把制作步骤都记下来了,回国一定要在家复刻这份新疆味道。”以食为媒,留学生们直观感知着新疆的包容与日常生活的温度。
在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都塔尔的琴弦拨动了留学生们的心弦。他们在乐器作坊里,近距离观摩、学习传统乐器的制作技艺;在葡萄架下的广场上,生疏的拨弦声与欢快的舞蹈步点逐渐同频。大家闭眼摇晃着身体,脸上绽放的笑容是沉浸于音乐的最好证明。
“我很久前就向往中国新疆,”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米拉分享,“今天终于亲身体验到了这份热情,那种欢乐的氛围让我感动不已!这里人们的热情好客和艺术天赋令人难忘,真希望朋友们也能来感受这份独特魅力。”
8月6日,在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研学团成员和当地居民近距离交流。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倩摄
走进伊宁县天山花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幅产业融合发展的画卷在留学生面前展开。这个占地6万亩的园区,深度整合了粮、果、花、田、山、草、居等资源,发展集农林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业态,致力于打造特色农旅示范区。留学生们实地考察了种植基地、加工体验区和旅游设施,深入了解新疆如何通过产业融合赋能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大有可为,”来自德国的留学生苏安雅考察后深有感触,“这种模式不仅能吸引游客了解农业生产,更能让他们沉浸式体验当地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亲历中国新疆的田园生活让我眼前一亮,这种新鲜感非常难得。”
8月6日,研学团成员在沙雅县农业高效节水滴灌实训基地了解荒漠边缘高效节水的实践智慧。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倩摄
“此次研学之旅,既带领大家领略北疆壮阔的自然风光,又深度体验了南疆浓郁的人文风情。留学生们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品尝了地道的新疆美食。”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管景上洋子表示,留学生是中外交流的重要桥梁,“相信这些年轻学子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新疆印象,将成为他们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的重要素材,为中国新疆与世界更好地沟通搭建起坚实的民间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