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兴水看新疆丨察布查尔稻田既产粮食,更产“风景”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11日 23:01:4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周鹏摄影报道)8月8日,“治水兴水看新疆”采访团来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的稻田,盛夏时节,这里热闹非凡。年度焕新的“如意”稻田画以绿色稻苗为底,紫、黄等色作物勾勒出不同的画面,层次分明的图案在连片稻田中铺展,引得游客沿着田埂步道穿梭观赏,手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8月8日,俯瞰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的“稻田画”。(无人机摄)
8月8日,游客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的稻田游览。
这片“艺术稻田”的诞生,离不开那条流淌了222年的察布查尔大渠。采访团沿渠而行时看到,这条始建于1802年的人工大渠从伊犁河分流后,如银带般蜿蜒向西,两岸垂柳依依,水鸟时而掠过水面。如今,它仍滋养着流域内12个乡镇场的34万余亩土地,不仅让水稻成为当地特色作物,更催生出“稻渔共生”的养殖模式,让水渠两岸成了“粮丰鱼肥”的宝地。
8月8日,航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的“稻田画”。
“以前种稻子是为了糊口,现在稻田能‘画画’、能迎客,收入翻了好几番。”纳达齐牛录村一名村民说。近年来,当地依托稳定的灌溉条件,邀请专业团队用不同品种的水稻“作画”,游客可以体验插秧、摸鱼等农事,在稻田边的民俗馆里看锡伯族刺绣,临走时带些稻田产出的大米、鱼虾,形成了“农文旅”融合的产业链。
8月8日,航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的“稻田画”。
纳达齐牛录乡一位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围绕“四季农事”做文章:春天推出“稻田播种体验营”,秋天办“稻田丰收节”,冬天结合冰雪打造“稻田雪景画展”,让这条百年大渠滋养的土地,既产粮食,更产“风景”,真正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致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