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车间课堂” 推行“证补一体” 新疆药企创新技能培训模式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30日 17:26:38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
“这个物料混合比例要精准,把控才不会出错。”8月29日,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制剂车间内,技术骨干薛文采演示着设备参数调试,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一旁的新员工马学梅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时不时上手操作,感受设备的运行节奏。
这是新奇康药业“车间课堂”培训模式的一个缩影,也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推动企业自主培训+政府精准补贴联动机制的生动实践。
8月29日,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制剂车间内,车间主任薛文采(左)正在给新员工马学梅指导产品质量检查流程。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摄
新奇康药业作为新疆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企业,近年来面临着新员工培养周期长、实操能力弱的难题。为破解这一困境,企业依托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创新推出“车间课堂”培训模式。公司选拔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培训讲师,将课堂直接搬进生产车间,让新员工在生产环境中学习技能。
培训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岗位需求,以酊剂、液体剂、颗粒剂等核心剂型的制备工艺为重点,设置了40课时的实训课程体系,其中理论占比30%,实操占比70%。“我们的培训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而是让新员工在干中学、学中干。”该公司培训中心主管李玉玺介绍说。在颗粒制备工序的培训中,讲师不仅演示设备操作,还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的原理和规范要求,让新员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这种岗课融合的培训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培训的实效性。马学梅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在学校里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对实际生产操作一无所知。通过车间课堂的培训,我在师傅的指导下亲手操作设备,很快就掌握了颗粒制备的关键技能。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工作了。”参加新员工岗前培训后,马学梅还顺利考取了药物制剂工(四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月薪也提高了。
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和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紧扣自治区“技能照亮前程”行动部署,推行“证补一体”政策。2025年上半年,新奇康药业依托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药物制剂相关技能培训60余场,累计培训760余人次,其中85人成功获得药物制剂工(四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整体通过率保持在80%以上。
对通过培训并取得药物制剂工(四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新员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人社部门落实共计2.7万元的培训补贴。同时,企业将持证情况与员工职业发展、薪酬待遇挂钩,持证员工优先纳入技术骨干培养序列,月薪平均增幅达5%—6.5%。
“政府的补贴减轻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同时也激励了员工积极参加培训、考取证书。”李玉玺说,现在员工的参训积极性很高,大家都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技能,获得更好职业发展机会。
对于企业来说,培训不仅提升了员工的技能水平,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员工技能的提升,直接带来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李玉玺说,政府的精准补贴政策也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让企业能够更专注于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