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数新疆丨从煤电为主到绿电涌动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11日 16:25:5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陈蔷薇
8月的新疆华电苇湖梁新能源有限公司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是新疆第一座现代化火电厂——苇湖梁电厂的诞生地。
在苇湖梁电厂厂史馆,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吴镝指着老照片说:“这些资料不仅是苇湖梁电厂的历史,也是新疆电力工业的发展史。”
70多年前,苇湖梁电厂燃烧煤炭发电。如今,新疆华电苇湖梁新能源有限公司集控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实时显示着达坂城风电、西山光伏等26个风电、光伏场站的发电情况。
“从煤电到清洁能源基地,苇湖梁电厂的转型是新疆电力发展转型的‘活化石’。”吴镝说。
新中国成立那年,新疆电力规模只有998千瓦,电力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1953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项目之一,苇湖梁电厂完成两机三炉安装,7000千瓦的装机容量在当时的新疆堪称奇迹,成为支撑乌鲁木齐工业起步的“心脏”。新疆电力工业由此迈入快速发展轨道。
1966年,苇湖梁电厂形成5.9万千瓦装机规模,在近20年时间里作为乌鲁木齐主电网唯一电厂,为新疆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电力。
改革开放后,新疆电力需求激增,8台机组超期服役的苇湖梁电厂迎来新生。1993年,国务院批准电厂“以大代小”实施技改工程,1998年和2000年两台12.5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相继投产,总装机达25万千瓦,成为新疆第一家热电联产电厂。热网工程覆盖350万平方米,替代300多台小锅炉,既缓解了供电紧张,又改善了城市环境。
2013年,随着环保要求提升,苇湖梁电厂火电机组关停。
“老电厂没有消失,华电主动转型,拥抱新能源。”吴镝说。
2023年6月30日,作为新疆首个国家第一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全容量并网。
如今的苇湖梁新能源公司,装机容量达258.75万千瓦,每年输送绿电约5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35万吨。
从排放二氧化碳,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不仅是苇湖梁电厂的变化,也是新疆电力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除了苇湖梁新能源公司,华电新疆公司在新疆管控32家企业,目前运营电力装机容量3212.8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近50%。”吴镝说。
70年来,新疆电力工业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装机规模、发电量、电源结构等重要数据表现亮眼。
“十五”末,全疆总装机容量达到654万千瓦,发电量310.3亿千瓦时,初步形成以220千伏为骨干网架、110千伏覆盖全疆的电力网络。截至今年7月底,新疆总装机2.26亿千瓦。
充足的电源建设,让新疆从70年前电力短缺的省份,一跃成为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在满足自身用电需求的基础上,新疆已经建成3条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为20多个省份送去了新疆电。
2013年以来,疆电外送电量增长迅猛。2013年外送电量65亿千瓦时;2014年外送电量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达175亿千瓦时;2020年外送电量1054亿千瓦时,首次超千亿;2024年外送电量126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达到392亿千瓦时。截至7月底,新疆今年累计外送电量超784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达259亿千瓦时,占外送电量的33%。
这些源源不断的电量正是通过横跨天山南北的电网送出去的。目前,新疆已建成全国覆盖范围最大的750千伏省级主网架,覆盖全疆各地州市,东西跨度2000公里、南北贯穿3300公里,成为全国供电范围最广的省级电网。
按照规划,“十四五”末,新疆电网将形成“内供七环网、外送五通道”的主网架格局,为新疆能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提供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