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援疆

援疆赋能,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ECMO技术覆盖全地区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08日 12:03:20    来源:阿克苏市融媒体中心

近日,一场跨越百公里的生命救援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ECMO团队的协作下顺利完成。阿瓦提县人民医院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转运至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最终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打通闭塞血管,重获新生。

这场高难度的远程转运与急救手术,展现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多学科协作能力,车载移动ECMO的应用,也意味着该项技术覆盖全地区,实现了全地区危急病重患者抢救。

01
生死时速:基层医院启动ECMO保驾

图片

患者沙先生(化名),51岁,因突发剧烈胸痛被送往当地县医院,确诊为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随即出现心率、血压骤降,意识模糊等心源性休克症状。尽管当地医院立即给予药物抢救并启动溶栓治疗,但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

9feee5c5e207974b169804fc526aae4.jpg

"必须立即进行PCI手术,但患者无法耐受常规转运。"当地医院紧急联系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浙江省援疆专家陈上仲。陈上仲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了医院院长、援疆医疗队领队、急危重症专家郑悦亮和医院副院长、援疆医疗队副领队刘军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后,考虑患者目前病情紧急且常规治疗难以维持生命,需在VA-ECMO支持下维持循环,方能争取手术机会。

在制定转运方案后,陈上仲立即组织ECMO团队成员(杨银松、潘红利、王保红、李丹、祖木热提、易勇)10分钟内启动应急预案携设备火速赶往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同时,刘军伟副院长协调心血管介入团队、转运救护车、输血科等相关科室。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晓峰主任协调科室人员消毒单间病房、安排医护人员对接、落实院感防控等。

image.png

团队抵达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后快速完成穿刺置管和ECMO上机,患者氧合与血流动力学随即稳定。在ECMO、呼吸机、监护仪等多设备集成支持下,医护人员实时调整抗凝参数、监测ECMO流量,最终顺利把患者送达医院。

02
精准狙击:多学科协作完成PCI手术

图片

患者抵达后,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将患者送进导管室。心血管介入贾晓东主任团队发现其前降支全程弥漫性病变,右冠全程弥漫性病变,经讨论患者为多支血管病变,向家属交代病情后,团队决定开展前降支PCI术。手术开展顺利,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

image.png

在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接力”救治,实施重症超声的评估管理模式:每日晨交班讨论制定治疗方案,评估阶段目标;动态监测,每小时评估生命体征,4-6小时监测凝血指标;全程防控,严格执行院感措施,实时群组沟通;无缝值守,12小时轮班监护,确保患者安全。

为了培养本地人才,充分传授临床经验,患者由心细的古丽亚尔住院医师负责管理,陈上仲全程对其进行指导。

02579b899a6c8ba452d7da91820b811.jpg

开通冠脉血管后,经过8天高效运转,患者左心功能逐步改善,陈上仲联系血管外科主任、援疆专家杨光唯主任,杨主任通过血管缝合器1分钟成功缝合股动脉。

第9天,患者顺利拔除口插管,目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已进入康复阶段。

“此类危重患者的救治需要‘闯三关’”,陈上仲主任解释,“第一关是ECMO建立稳定循环,第二关是转运中的生命维持,第三关是PCI手术时机的把握。每一步都是与死神的博弈。”

此次借助车载移动ECMO又成功救治百公里外急性心梗患者,实现了ECMO技术辐射到全地区。这场生命接力赛的背后,是ECMO转运技术与体系化救治能力的双重进步。

03
专家解读:远程ECMO转运的里程碑意义

图片

e1a4045bb11344f09e811b154c6f9e2.jpg

郑悦亮院长表示,阿克苏地区地广人稀,这样的背景下,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是很大的考验,此次成功实践为构建“全域覆盖、立体救援”的胸痛急救网络提供了重要范本。

1.技术整合:ECMO与PCI技术的结合,为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救命——治病”全链条解决方案。

2.转运创新:ECMO转运将救治半径扩展至全地区,填补偏远地区高端医疗资源空白,为全地区各族患者筑牢生命防线。

3.流程优化:通过地区医院与下级医院5G远程会诊、转运设备标准化、ECMO团队预激活等举措,将“门——球时间”缩短至国际先进水平。


通讯员:杨银松

责任编辑:达吾提·图尔荪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